助听器选配对象的选择,配对象的简易方法是检查病人是否具备以下两个条件: ①有无听力的困扰,或在某些场合是否存在语言理解的困难。 ②有无配戴助听器,以求听力改善的迫切性。 符合上述两个条件,就能成为助听器的选配对象。 近年来,助听器的发展,已有可
助听器选配对象的选择,配对象的简易方法是检查病人是否具备以下两个条件:
①有无听力的困扰,或在某些场合是否存在语言理解的困难。
②有无配戴助听器,以求听力改善的迫切性。
符合上述两个条件,就能成为助听器的选配对象。
近年来,助听器的发展,已有可能为大多数各种类型的耳聋病人提供帮助。因此,当医学治疗结束,或相信各种医疗手段(如药物或手术方法)已无必要,而病人已表达求助助听器的愿望时,他就应该是助听器的选配对象,并标志该病人的听力非医疗补救阶段开始。
科学选配助听器,就是要为病人选择操作方便、配戴舒适、增益合宜的放大器。根据统计,耳聋的成人,约2/3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大多数老年人都能满意地选配到合适的助听器。所以,在为成人选配助听器时,不应草率否定或放弃一个助听器潜在对象。选择助听器的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一、听力学评估
病人来选配助听器前,多数已经过耳科检查,耳聋的病因也基本明确。但是,即使如此,听力学师仍应对病人作精细检查,注意评估与鉴别可能的病理症候,尽量争取有益的医学治疗。听力学师往往比医生更早地接触到有听力问题的病人,所以更应该利用听力学的专业技术,对病人作详尽正确的检查,准确评估病人的听力状况,科学地选配助听器。
二、病史
选配助听器需要一份详尽实用的病史。该病史应能勾画出病人的生活方式、言语交谈的要求及听力现状的轮廓。对言语交谈有特殊需要的人,更应该在病史中加以说明。例如有单耳聋的汽车司机,有双侧轻度高频性耳聋的秘书或旅馆接待人员等等。
此外,还应询问有无耳鸣、中耳炎、眩晕、耳胀满感、耳痛等病史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等等。
询问病史应包括:过去史,耳聋持续期,发病状况(突发、渐进或隐匿),耳聋的发展过程(无变化或逐渐加重),耳聋原因,耳聋后手术与药物治疗史;病人对助听器的了解程度,配戴助听器的历史和言语交谈技能训练史;现病史,病人在工作或社会活动中的角色及生活条件,一般身体健康状况,耳聋的自我评价,病人对耳聋的思想压力与知识,病人对助听器的期待以及来访、就诊的目的等。
虽然耳科医生是为了选配助听器而询问病史,但也不排斥可能的医学治疗措施,因为耳科医师的工作是以改善病人的听力为宗旨。
三、耳聋的评估
有耳聋的病人,根据他们言语交流的困难程度及听力测试结果,可划分为四大类:
1.有较好的言语分辨率但灵敏度下降。
2.言语辨别率及灵敏度均受损而下降。
3.言语辨别率受损但有较好的感应性。
4.在声场中没有可测试到的耳聋。
听力学师了解了病人的生活方式与言语交流的需要,对病人的听力也作了基本评估,这样就可以根据测试结果,开始选择助听器的类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