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声佳听力验配中心,山东至好的助听器验配机构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助听器验配 >

助听器发烧友多年调试心得体会

标签:助听器调试  来源:济南助听器专卖网录入:济南助听器声佳听力
济南老人助听器专业验配中心:助听器发烧友多年调试心得体会 从结论可以看出,闪电 王的语音守护功能(即言语保真)功能由瞬间分析系统和长期监测系统组成,较好地结合了快压缩和慢压缩的技术优势,提供了复杂环境中较好的言语理解力。据国外研究表明,在噪音
济南老人助听器专业验配中心:助听器发烧友多年调试心得体会
从结论可以看出,闪电王的语音守护功能(即言语保真)功能由瞬间分析系统和长期监测系统组成,较好地结合了快压缩和慢压缩的技术优势,提供了复杂环境中较好的言语理解力。据国外研究表明,在噪音环境中,该功能相当于使信噪比提升1.5-1.6分贝。
从中可以看出,你如果将大声调高1分贝后感觉清晰度不够的话,可以尝试将解压缩时间调快一点(以前版本的软件有这个功能,不知道新自动是否有该功能),这样的话,你就也有可能听起来字字清晰了,但理解力可能并不一定得到提升。
前提是听力损失不能太重,如果超过90分贝的话,上述理论的基础可能要打折扣了,并且丹麦机子对极重度患者的高频补偿效果不是特别好。更适合感音性神经耳聋。
而多段压缩技术对压缩拐点以下的声音进行另一套压缩线路压缩,这跟感音性耳聋对响度的感受更吻合。
举个例子,一般的压缩线路在相同的压缩比下,平均压缩拐点为53分贝左右(注:是平均值),对小于53分贝的声音采取线性放大,那如果小声压缩比为2:1的话,就相当于听到的小声比传统线路多一倍,这对安静的环境下是比较有益的。考虑输入音量30到80分贝之间共50分贝,如果压缩比平均为2:1的话,输出音量高低相差25分贝,这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可以压缩在舒适域内的。这种压缩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噪音环境下信噪比会变差,这时应该可以考虑关闭小声的压缩线路。从实践来看,较高的压缩比和较宽的压缩区域,听起来的声音比较柔和,对残余听力的保护是有益的。
正常人的不舒适阀值为120-130分贝,但经常暴露在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下,也有一定概率会引起听力的下降。 
一样的道理,长期佩戴低压缩比的机子,虽然机子的输出不超出不舒适阀,但正和普通人一样,会引起噪音性听力下降,压缩比越低,概率越大(这是因为低压缩比要使正常的言语音量听得清晰舒适,那大声的输出就会比正常音量大得多)。
建议,听力越重的人,其舒适域越窄,就越要使用大压缩比的公式;对于听力较好的人士而言,可以选择低压缩比的公式,但也要有个度,以佩戴舒适为原则,才能更好地保护残余听力。不过补充一下,在调节压缩比之前,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增益,使正常言语声听起来清晰,音量大小合适。近年来奥迪康推出了一种新的压缩算法,即动态线性压缩算法+语音保护,将快压缩和慢压缩的优点结合起来,做到了清晰度和舒适度的统一。
 ①失真度   谐波失真,主要引起声音发硬、发炸;而稳态或瞬态互调失真主要引起声音毛糙、尖硬和混浊。二者均使音质劣化,若失真度超过3%时,音质劣化明显。音响系统的音箱失真度最大,一般最小的失真度也要超过1%。   相位失真,主要引起1kHz以下的低频声音模糊,同时影响中频声音层次和声象定位。   抖晃失真,主要是电机转速不稳,主导轴-压带轮压力不稳,磁头拍打磁带等造成磁带震动和卷带量变化,进而使信号频率被调制,声音音调出现混浊、颤抖。抖晃通常用音调变化的均方根值表示,通常,录音机的抖晃率<0.1%,Hi-Fi录音机<0.005%,普通录像机<0.3%,视盘机<0.001%
②频响   频响,指音响设备的增益或灵敏度随信号频率变化的情况,用通频带宽度和带内不均匀度表示(如优质功放的频响1Hz~200kHz±ldB)。带宽越宽,高、低频响应越好:不均匀度越小,频率均衡性能越好。通常,30Hz~150Hz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厚度基础,150Hz~500Hz中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力度,300Hz~500Hz中低频声压过分加强时,声音浑浊,过分衰减时,声音乏力;500Hz~5kHz中高频使声音有一定明亮度,过分加强时,声音生硬;过分衰减时,声音散、飘;5kHz~10kHz高频段使声音有一定层次、色彩;过分加强时,声音尖刺;过分衰减时,声音暗淡、发闷。按此规律,可根据各种听感,定量调节音响系统的频响效果。
   瞬态响应,是指音响系统对突变信号的跟随能力。实质上它反映脉冲信号的高次谐波失真大小,严重时影响音质的透明度和层次感。瞬态响应常用转换速率V/μs表示,指标越高,谐波失真越小。如,一般放大器的转换速率>10V/μs。
上述两点,对助听器而言,受助听器的麦克风、采样电路、芯片及软件、扬声器等各个部件的影响,其中以扬声器的影响最直接。因此,如果将音质完全归纳人压缩算法的不同,是不科学的。
声音的密度是不是紧密得恰如其份,密度不够声音会疏、会散、会肥,不够凝聚。由经验中发现,每样器材在不同的频率中,声音的密度并不一样,因此 必须分高音、中音、低音三个项目的密度来比较。沉闷:闷这种音感是同20赫兹左右的频率赋予的,而高于80赫兹时,音感就会偏厚,因此具有沉闷感的音响一般基频很低,而且很少有丰富的泛音成分,具有此音感特征的乐器音源一般都是低音乐器的低音区。
   沉重:单纯从音感方面来看,沉重感是80赫兹频点处所特有的音感效果,而从音型特征上来看,短促的低音打击音型乐器具有更强烈的重感效果。   低沉:低沉常用于形容比沉闷稍丰厚的音响,他的基频可能与沉闷的音响一样,但其高次谐波大多都比沉闷的音响丰富一些。
   深沉: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,常用于表述具有色彩性的“松荡”的低频响应,其基频比低沉的音响稍高一些。一般具有深沉感的乐器,最典型的就是大提琴和箫的低音区。   浑厚:这种音感是频谱较宽的音源所具有的特征,所以浑厚的音感一般都是形容基频较低,频谱较宽的音源。
   淳厚:淳厚是指具有较高融合性的低频音响,具有淳厚感的典型音源,是钢片琴的低音区。
         丰满:这是频率在100~250赫兹之间的音源所具有的音感特征,一般发音在此频段内的音源,都必然会有丰富的音感效果。
   宽厚:丰满的音源如果频谱更宽一些,就会产生宽厚的音感效果。
   饱满:这是一种叫强劲度的低频音响,,一般加置有“涡失真”效果的电贝司,此音感特征非常明显。
         明亮:一般当乐音的基频高于500赫兹以上时,就会变的明快起来,甚至高到7500赫兹处时,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明亮,所以音源的明亮感是一种比较通泛的形容词。明亮感在2800赫兹频点处最为明显。
   响亮:常用于形容带颈度的高明度音响,并且当频谱高出4000赫兹以上时,音源就不具有此音感特征了。   
        宏亮:直待有一定融合性的高明亮音响。
         圆润:指比较柔和的高明亮度音响。
   柔和:与圆润相比,柔和感更偏于暗闷,是一种相对低明亮度的音响。
   清脆:频谱集中在4000~8000盒子之间的音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清脆感效果。
         高亢:指高穿透力的清脆音响,有此音感特征的典型乐器就是唢呐。
   尖锐:频谱集中在6800赫兹左右的音响一般都尖锐刺耳的。
   尖厉:尖锐的音响如果还带有类似失真的嘈杂感,即可产生尖厉的音感效果。
         纤细:频谱在8000赫兹以上的音乐,一般都具有纤细的音感效果。
   融合:一般不易突出的柔和音响,都具有一定的融合感。当然,所有的音源都可以用融合或或不融合的程度衡量。在乐器中,一般认为中提琴、大提琴的融合感最好。
   干涩:这是融合感的反义词,一般和谐泛音缺乏、不和谐泛音突出的高频段音响,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干涩,在乐器当中,他主要是由于极高音区缺乏共鸣所造成的。
         坚实:600赫兹左右的窄频带音响,以及发音短促的音型,都具有某种检视的音感效果。
         空洞:指带有“染色”效果的暗闷音响,此音感特征常常常常被人们用于形容大木鱼的音色。
         温暖:这是一种形容乐音色彩性的词,他一般与音响的“染色度”成正比,如:排钟,就具有次种音感。 
  粗犷:低频音响如果带有类似过载失真的效果,即可形成粗犷的音感。 
  粗糙:粗糙感是一种略带沙音的粗犷音响,一般小号、圆号在吹奏低音区时,都有此音感特征。 
  沙哑:特制带有明显“气流沙音”的虚浮声响效果。 
  苍劲: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,一般是指较低频段内的沙哑音响,如大管的低音区等。
力度感:力度感在低频段特指200~500盒子频段内的音响,如:大鼓、大胡的低音区,力度感就较好。在中、高频段,力度感是指高穿透力、高突出性的不柔和音响,一般高音铜管乐器的中、高音区,都具有良好的力度感效果。
穿透力:指高突出性、高明亮度的音响,穿透力在4500赫兹附近较为明显。 
光彩性:指有一定突出感的高圆润度音响。 
悲凉:悲凉与温暖互为反义,它也是一种带感情味的次。具有此音感特征的典型乐器音源,就是中音双簧管的中音区。  
阴森:高紧张度的低频段音响,即可形成阴森的音感效果。
发扁:这是2500赫兹处所特有的音响效果。在此频点附近的音乐,一般都明显有“发扁”的感觉。如:板胡、二胡等,次种音感特征十分明显。 
  发暗:如果乐音中缺乏6000赫兹以上的频谱成分,一般都可以使起发音变“暗”。 
  发虚:这是乐器在发较高音阶时,杂音增多所引起的,这种杂音通常类似于气流沙声。
各区频率带来额外的效果有:\ 
极高频: 
  16K-20K 色彩 提升有神秘感; 
  12K-16K 高频泛音,光彩; 
  10K-12K 高频泛音,光泽;
高频和高频低段: 
  8K-10K S音; 
  6K-8K 明亮度、透明度, 提升齿音重、降落 声音黯淡; 
  5K-6K 语言的清晰度,提升声音锋利、易疲劳;
中频上段: 
  4K-5K 乐器表面响度,提升乐器距离近、降落 乐器距离远; 
  4K 穿透力,提升 咳音; 
  2K-3K 对明亮度最敏感,提升声音硬,不自然;
中频: 
  1K-2K 通透感、顺畅感,提升有跳跃感、降落 松散; 
  800 力度,提升喉音重; 
  500-1K 人声基音、声音廓,提升语音前凸、降落语音收缩感; 
  300-500 语音主要音区,提升语音单调、降落语音空洞;
低频: 
  100-150 丰满度,提升浑浊、降落单薄; 
  60-100 浑厚感,提升轰鸣(轰)、降落无力; 
  20-60 空间感,提升低频共振(嗡)、降落空虚;
以上虽然是乐器和音响的音质划分,但对助听器选型和验配仍然有极强的指导意义。一个助听器想具有好的音质,较高的频宽、较低的失真度(含压缩算法)、从低频到高频间能量分布均衡(尤其是低频)等都是必不可少的。而这又与助听器的麦克风、采样线路、芯片、扬声器等密切相关。
相关文章